yzz梦幻西游世间若有真男神,那也该是袁隆平-襄阳市图书馆

2016年08月26日

世间若有真男神,那也该是袁隆平-襄阳市图书馆


<袁隆平>
天下粮仓
说起袁隆平三个字,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。就在刚过去的2017年,他研究的水稻又打破了一个新纪录。他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告诉了世人,什么叫一个人,一辈子,一件事。
——度公子
01
和许多人想象中不同,皮肤黝黑的袁隆平并非农民出身。父亲袁兴烈是东南大学的毕业生,曾在国民政府任职,母亲是教会学校的高材生,说一口极为流利的英语。1930年,袁隆平出生于北平的协和医院,父亲便为其取名“隆平”。
成年之前,袁隆平跟着家人颠沛流离,从北平到天津,从江西到湖北,从重庆到南京。幼年不知愁滋味的他,活泼又调皮胡迪尼。看到祖母的水烟袋咕咕冒气,好奇地吸上一口,呛到说不出话来。祖母撞见了,狠狠敲了他的脑袋。兄弟姐妹里,数他最贪玩,在重庆读书的时候,一次遇到空袭警报拉响,就跑到嘉陵江去游泳。正巧被父亲拿望远镜看见,回家又是一顿好打历险小恐龙。

<袁隆平在母亲怀中>
那时他读书,也全凭兴趣来。喜欢的就认真,不喜欢的就敷衍。有一次上数理课,老师讲到“负负得正”,袁隆平就懵了,问老师:“为什么负负得正?”老师说:“你不用管那么多,你把公式记下来就行了。”袁隆平觉得,就这么傻记,太没道理了,顿时对数学失去了兴趣。
有趣的是,多年以后,他和数学家吴文俊同时拿到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袁老对吴老提起此事,吴老笑道:“正是因为好奇,我想把道理弄明白,所以才研究数学。”袁老哈哈大笑:“还是你厉害,迎难而上,我弄不懂就放弃啦!”
抗战期间,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,年少的袁隆平虽不识生计之苦,玩儿兴很大,可每每看到头顶日本人的飞机,看到沿路举家逃难、面色如菜的中国人,看到饥饿、灾荒和满目疮痍的国土,他的内心深处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。
多年以后,回想起逃难路上见到的血肉模糊的尸体,他的心还会为之一紧。与此同时,年少的他也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。
“一个民族要想不受屈辱,除了强大别无选择。”02
说起学农,全然是一个美丽的误会。小学一年级时,老师带着全班同学去游览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,水果满园,桃李芬芳,五颜六色的鲜花铺满小路,成串儿亮晶晶的葡萄挂在藤上。在袁隆平眼里,这简直就是个童话世界。
后来,他看卓别林的电影《摩登时代》,只见葡萄就挂在窗外,卓别林伸手就摘来吃,渴了,叫一头奶牛到门前,马上就能喝新鲜的林姿妤。当时袁隆平觉得,学农真是太幸福了。
直到真正了解了农民的辛苦,才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:“我天性自由散漫,向往的全是田园美、农艺美,一看到那个资本家的园艺场那么漂亮,就以为以后能在里面工作,真正学了农,才知道种地是多么艰辛。”
读中学时,袁隆平确实是够自由、散漫的。被子不认真叠,早操也不爱出。喜欢的科目考90,不喜欢的就考60。1947年,湖北省举行全省体育运动会,兴冲冲地跑去报名。老师一看:“你个子太小了,回去吧!”人家队伍都选好了,结果出发前,他课也不上,偷偷混进队伍。到了赛场,老师笑着说:“既然来了,那你就去吧。”没想到这一去,他就在预赛中拿了100米和400米两个第一,最后摘下两枚银牌骆雅婷。

报考大学时,袁隆平想起了幼年向往的田园,对父母说:“我要学农。”母亲听了,吓一跳:“傻孩子,学农多苦啊,你以为好玩儿呢?”可袁隆平死活要学,摆出大道理:“吃饭可是天下第一大事,不学农,人类怎么生存?”
最后,父亲尊重了他的选择。
进学校,参观了真正的农场,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,恶劣的耕种环境,袁隆平才意识到“田园之美”纯属臆想。好在那个年纪的他,正怀雄心壮志,眼看到农民生存之苦,便暗下决心,立志为这个国家的农民做点事。农村的贫穷落后,反而激发了他的学习斗志。
袁隆平学的是遗传育种。一有时间,他就跑去图书馆,阅读大量的中外农业杂志。在广泛的阅读中,他接触到了孟德尔、摩尔根的遗传学观点。每每遇到不太懂的部分,就去找老师请教。当时他还未意识到,正是这一次次的登门拜访,为他日后的成就,打下的坚实的基础。03
毕业后,袁隆平被分配到安江农校任教。农校地处偏远,他临走前,领导就告诉他:“同学,那里比较偏僻,一盏孤灯照终身,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。”袁隆平心想,去了再说,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,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嘛。
到了安江一看,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差。远离城市,山清水秀,不染尘埃,学校外还有江水流过,正好可以游泳。到安江前,袁隆平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把小提琴。为的就是能给自己制造一点快乐和趣味。
没想到,1960年,大饥荒来了。
三年困难时期,全国人都吃不饱饭。袁隆平曾亲眼看到5个人在路边倒下,田野里、大桥下,河珠熙都是饿殍。凄惨的场景对他造成了强烈的刺激。袁隆平心想,这么大一个国家,如果连粮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,那还谈什么富强?
困难时期,大家吃饭用“双蒸法”。把米饭蒸两次,还放苏打,二两米饭蒸出一大碗来。可吃到肚子里,根本顶不住。袁隆平一生都忘不掉饥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:“刚刚吃完饭,肚子又饿了,一天到晚就想吃饭。有时候用糠来替代,越吃越饿。根本吃不饱,双脚松软无力。冬天到了晚上,睡觉烤火把脚烤热了以后,放到被窝里面,又是冰凉的,到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冰凉的三狼奇案。没饭吃身体就没有能量。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。”
这次饥荒,让袁隆平立下了一个远大的、终身的志向:一定要解决中国人的粮食安全问题。

早在那之前,袁隆平就做过一些研究。全国学苏联时,大家都在学苏联李森科的“无性杂交”剑网三配装器,说白了就是嫁接。袁隆平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身上,第一年,大获成功,土里挖出马铃薯,茎上收获西红柿。到了第二年,把收获的种子种到地上,当然长不出新物种。但就在1957年姬流觞,袁隆平在《参考消息》上看到一则报道:DNA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获得诺贝尔奖。
他马上想到了孟德尔、摩尔根的遗传学。
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后,他自费去往北京,找到一位遗传学专家,请教了国外遗传学的发展近况。这让他意识到用遗传学理论搞育种实验是可行的。最开始,他想研究红薯,结果老乡告诉他:“谁天天吃那个,那是稻米的添头陈三两爬堂,吃了也顶不住饿,吃饭还是要吃大米。”
袁隆平觉得言之有理,呆在农科院的图书馆里,看了一大堆外文资料和学报。这才知道,美国、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、杂交玉米早已开始生产,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。
行!那我就专攻水稻!04
1961年7月的一天,袁隆平到农校的试验田选种。无意间,他发现了一株“鹤立鸡群”的稻株封印者官网。穗大,颗粒饱满。袁隆平随手挑了一穗,竟有230粒之多!袁隆平心想,如果能将这一株保存下来育种,那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?
次年春天完齿猪,他将种子播下,结果大失所望,一眼望去yzz梦幻西游,高的高,矮的矮,没有一株像最早的那株稻子一样长势好。失望而归后,袁隆平不肯善罢甘休。他反复琢磨其中的奥妙,研究了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,最终得出一个结论: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,那株鹤立鸡群的稻子曹央云,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。既然天然杂交稻有这样的生长优势吗,那么人工杂交稻,一定可以大量增产。
当时,遗传学界一直否定水稻的杂交优势。可袁隆平眼见所见那株天然稻,便对理论提出了质疑。他拜访专家,翻找资料,最终确定这种生长优势是可以被人工利用的。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,首先是找到“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”。

1964年的夏天,袁隆平开始了漫长的寻稻之旅。每天吃了早饭,他就下田,带两个水壶、两个馒头,一直找到下午4点才肯回家。上面太阳晒,下面水里泡柴宁宁,吃得又差,很快就患上了肠胃病。即便如此,他还是没放弃寻找。这种找,可谓大海捞针,要用5倍放大镜,对着稻株一株一株地看。理论上找到的概率,是五万分之一。有时找到胃痛,身体抽搐,袁隆平还在坚持。
半个月的苦战,近14万棵稻株的观察,找到第一株时,袁隆平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连续两年,在观察了几十万株水稻后,他和学生、妻子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。培育成功“雄性不育系”后,1966年2月,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《科学通报》上,袁隆平发表了第一篇论文,《水稻的雄性不孕性》,论述水稻杂交的基础。
不得不说,幸好袁隆平及时发表了这样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。要是没有这篇论文,在不久后的运动中,他很可能就没命了。05
就在袁隆平干劲儿正足时,文革来了。安江地区的运动越搞越大,很多人都进了牛棚。学校200人不到,已经分配了8个“牛鬼蛇神”的名额。
袁隆平自由散漫惯了的,当初毛提出农业“八字宪法”,土肥水种密保管工,袁隆平一听,呵呵一笑:“我看还差一个字,叫时,种地怎么能不看农时呢?”这件事传到组织里,平时看他不顺眼的人可抓住把柄了:“毛主席的话你都敢改?”
不久后,袁隆平哼着歌路过牛棚,“牛蛇队”的组长笑道:“你还唱歌?你知不知道,我已经把你的床铺好了,今晚你就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了。”原来,有人已经把袁隆平的工作牌交了上去。
万万没想到,就在审查相关材料时,组织发现了一份公函,要求保护袁隆平的工作,保证他完成水稻杂交研究为粮食增产。看到公函,工作组傻了。他们没想到,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后,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,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组织会议后当即批示,这项研究不能停!

就这样,袁隆平躲过一劫,并成立了研究小组。雄性不育系反复培植后,700株秧苗进入安江试验田。袁隆平每天都盼着整个团队的汗水凝成果实,可谁也没想到,1968年5月18日的夜里,突然发生了人为毁苗事件。一场大雨后,袁隆平怕秧苗受损,第二天一早就去了试验田,结果到场一看,所有秧苗都被拔掉了!
就在绝望之际,袁隆平发现一口水井里有5棵浮起的秧苗,立马纵身跳下,将它们打捞起来。
要是没有这5棵仅剩的秧苗,袁隆平和所有工作人员4年的心血都将毁于一旦。时至今日,到底是谁毁掉了秧苗,仍旧是个悬案。
后来,袁隆平的学生接受采访说:“我觉得应该是业内的人干的,他是连根拔起毁掉的,手法非常高明,一点机会也不想留给袁老。”
人心之深暗,可见一斑。06
1968年,袁隆平带着两个学生南北辗转,从河北到海南,整整7个春节未曾回家,开始了极为耗时的育种试验。然而,无论他们多么努力,花费了多么巨大的心血,试验结果总是不如意。
袁隆平意识到,杂交试验的材料都是栽培稻,亲缘关系太近,遗传特质会下降,应该换用野生稻。最终,在海南,他们找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系野稻。袁隆平将其命名为“野败”。
它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。
1972年,经过不断的配种,袁隆平和他带领的团队终于栽培出了一批长势喜人的杂交稻。可收稻子那天,大家傻眼了。整批杂交稻,稻谷没多少,稻草倒是长得很高。开讨论会时,有人嘲讽说:“可惜了,我们人类不吃草啊,不然你袁隆平的研究成果还是很有价值的。”
袁隆平却不慌不忙地说:“表面上,我们失败了,但本质上,我们却是成功的。长稻谷还是稻草,只是技术问题,至少目前可以证明,杂交优势完全可以实现,所以我们不该放弃。”

<海南三亚发现 “野败” 的现场>
一段话字字铿锵有力,研究项目得以继续下去。对袁隆平而言,有困难,那是理所当然的,天底下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。如果都那么容易,还要人去做什么?他不多说什么,也不管外界质疑,继续埋头配种。一年后,新种子证明了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,杂交优势果然转移到稻谷上。每亩地产量都增加了50-100公斤。
1974年,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“南优2号”。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%以上。随后,他又设计了新的栽培模式和赶花粉的办法,将种子产量提升将近8倍。
1976年,全国大面积试种杂交水稻,208万亩杂交水稻,增产幅度全部在20%以上。杂交稻面积由此急速推广,到1988年,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。10年间,全国累计种植由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面积达10.5亿亩,为我国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。
袁隆平因此获得了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。07
拿奖并没有令袁隆平停步。攻克“三系杂交”后,他又研究出“两系杂交”,一年又一年扎在田野里,将水稻的亩产从600公斤,提到700、900、1000…远远地将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。
他不立山头,不搞科研霸权,四处开课推广杂交技术。在他的启发下,全国各地出现了更多优良的杂交水稻。根据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数据,中国的水稻田里,有 58% 的水稻是杂交水稻,这个比例在美国是 40%,在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平均约为 8%。也难怪有人说,袁隆平用杂交水稻技术,多养活了近两个亿的人口。
有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,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的沃尔夫奖颁发到他手中。23个国际大奖,无数的科研头衔,声誉渐隆,越来越多的称赞都汇集到他的名下。袁老自己却说:“在杂交水稻方面,我是做了一些工作,但最终的成果,是广大科技人员和基层民众一起努力得来的,功劳不能只归功我一个人。我只是为中国人吃饭做了一点贡献,别的赞誉,我不能接受讨厌夏达。”

早年在《面对面》节目里,记者问他:“到底是什么动力让您这样不断攻克难关,一次次提高了产量,您不觉得累吗?”
袁老笑道:“追求事业就是乐在苦中,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,整天在太阳底下晒、在泥田中踩。因为有希望,会出好品种,所以乐在苦中。如果没有希望,盲无目的,就不会有乐趣。”
袁老的希望,就是他的禾下乘凉梦:稻子有高粱那么高,稻穗有一尺多,两尺长,籽粒,花生米那么大,可以坐在稻子下乘凉。他说除非看不见了,走不动了,否则会一直干下去。
80多岁的袁隆平依然每天下田,皮肤黝黑,看上去不像一个科学家,更像一个普通农民。
对他而言,下田劳作是头等大事。有一次,一个栏目为他拍了个非常棒的纪录片。记者上门采访时,问他的观感如何。袁老抽了口烟,淡淡地说:“我没看,也不是太想看,看那个太耗费时间,我大部分时间要到田里去。”08
贵为国宝级的人物,袁老身上却从没什么架子。2016年,他获得首届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,致感谢词念到第二页时,纸张卡住了,翻不过去,袁老就嘟囔了一句“麻烦死了”。这句话经话筒放大,所有人都被袁老的真性情逗笑了。
吕志和奖奖金高达1700多万元,袁老全部拿去支持农业发展。事后,有西方媒体考证,他领奖时穿的西服,不过500块钱。这都是他穿的比较贵的衣服。他下田时穿的Polo衫,45块钱,脚上好一点的鞋,也不过200块。
2001年,袁隆平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理学博士。平时穿着极随便,他就没带领带,为了出席正规场合,他就和同行的人上街买领带。同伴都劝他买条好的,他嫌贵,不肯买,拉着同伴到地摊上去,买了条20元港币的领带。
隆平高科上市时,杨澜问袁老:“听说您现在身价高达一千多个亿,您回去跟太太说这些事时,她是什么感觉?”袁老摆摆手道:“在家里我们从来不会谈这些事,我多半时间都花在研究上了,不太喜欢在这些事上费心思。”
袁老常说,人生不是为了追名求利,应该更崇高一点,让思想境界高一点,这样就会取得更多成就。把名利看得太重,稍微有点不如意,受了挫折,心里反而很难受。要一个人完全不讲名利是不可能的,但至少要学会把名利看淡一点。
出生在饥荒年代的湖南农民曹宏球,种起杂交水稻后,发家致富。出于对袁老的感激和敬重,非要为他塑一尊汉白玉塑像。他给袁老写了一封信,希望能拿到袁老的照片。
袁老便在回信中说:“你的这份情我领了,但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应该的。至于塑像,我实在受不起你们的这份厚爱。希望你尊重我的意见,恕我不能给你寄照片。”
任何贡献,都是应该的。这是袁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在他看来,科学家的心中必须装着祖国和人民。一个人如果太自私,对社会、对人类没感情,不够正直、乐观,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,都不会有一番成就。09
天天跟水稻打交道,但在袁隆平的世界里,水稻也不是唯一。排球、游泳、小提琴,多年以来一直是袁老最爱的三件事。
人无趣,不成活。排球和游泳,是袁老强身健体的最好途径。70多岁时雷系魔法师,他在田里走起路来,比年轻人都要快。至于小提琴,则用来陶冶身心。
知乎上曾有人发问:“袁隆平是否被过誉了?”有人回答道:“不是袁老被过誉了,而是像袁老这样的人,和他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们,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太少了。”的确,要不是去年的一条新闻,谁也不会想起“袁隆平”三个字。

2017年,袁老的水稻长势喜人,再次创下了产量纪录。他说:“以前生活水平差,我们追求的是高产高产再高产,现在粮食越来越多,我们不但要把产量提上去,质量也要做得越来越好。”别人问他打算何时退休。袁老微微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让全世界的人摆脱饥饿的恐惧。他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,不停歇。
一个人、一辈子、一件事,数十年来,袁老用自己的坚持和心血,深刻地诠释了何为崇高。也时不时地用一个个数字提醒我们,这个国度里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,质朴、执着、淡泊名利,他们不会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头条上,却永远站在我们身后,为这个民族的前进,不辞劳苦地做出了难以计数的贡献。
他们,才是最应被尊敬的那群人。
- END -
来源:一日一度
一天加一天,
每分耕种汗与血,粒粒皆辛酸。

分类:全部文章 | 标签: | 查看:258
一个人走在街头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丨热爱冒险游历40国,3年徒步8000公里!她的梦想是保护地球-阳光知行abc360世界瑰宝艺术协会应邀出席法国国家造型艺术中心珍藏展开幕式-华侨传媒